close

有時候我們寫作會寫到迷惘,寫得好煎熬,距離達成夢想「出書」的那天好遙遠,甚至因此停滯,所以這篇是給對寫作越來越失去信心的人、正在努力達成夢想的人,以及自己。

 

詹姆斯‧傅瑞《超棒小說在進化》一書中,提到了寫小說的七大致命錯誤

1、別膽小

寫作這條路上,即使再苦都得吞,你得眼睜睜地看著自尊被撕成碎片,絕對不要為自己的作品辯護,也絕對別自我感覺良好而不修稿。修稿等於修正自己的錯誤,使自己更好。

不要害怕寫敏感題材,好好鑽研自己好奇的題材,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。

記得製造悲劇與難堪,別心軟,別覺得讀者不喜歡看悲劇而不寫它,歷練過悲劇與難堪,角色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果實。

另外,要懂得推銷自己,無論文案、封面都要作到最好,作品還未修改好前不要放上來或寄給出版社。

2、別以文學家自居

3、別自我意識高漲

把自己的身分放一邊,為讀者寫作,讓讀者坐在椅子上看完整本書。你自己也是讀者,當你回頭看你的故事能一頁一頁翻下去,這本書才算真的完成。

4、沒學會如何重組自己腦海中的時空

你的故事必須在不同場景給各個人物與先前不同的目標,通常初稿人物目標會錯亂、重複或不明顯,所以修稿的時候必須打散重組。

5、別不能保持自信

6、生活方式出錯

不能分心、不能被打斷,預訂了寫作時間就要用來寫,其餘免談。(我自己覺得這點很難作到QAQ)

全力以赴,多花時間在研究寫作,不能只是寫還得成長讀書與研究都很重要。

7、無法產出

寫作時間到了就要寫,擬定目標,去達成它。

 

在《寫小說一點都不難》這本書中也提及:「一個人的堅持程度才是成功的最佳預言。」

不知所措、一再拖延、雜亂無章,甚至要求立即成效

懂得制訂計劃表很重要,仿間有計畫本可以幫助你制定時間表。

過分完美主義,還沒完成初稿前不要修改。

老是沒有把握,猶猶豫豫。

不知怎麼下手時,去閱讀、休息,才能空出腦袋好好思考。

 

寫作這條路上,我們總希望自己能夠「出書」,老想著:什麼時候能出書?

我們對於「書」有一種崇高的想像,就算是不買書不讀書的人,也多少認為寫書是了不起的事,那就更別說是把寫作放在心上的我們了。

我們甚至會自暴自棄,如果一直沒有機會出版,就乾脆花錢印一印,就是所謂的「自費出版」或「獨立出版」模式。

當我們把出書當成一個夢想、一個里程碑、當成寫作生涯的勝利條件時,其實是捨本逐末的。

「出書」這件事的本質是什麼?從職業的角度看,它就是一種作品發表的形式,透過這個過程讓讀者讀到你、讓業界知道你、並且讓你獲得一些名聲或金錢的收益,然後接下來呢?

出書需要慎重、認真,它不是因為它完成了你的夢想,而是因為這項工作牽連甚廣。它是一連串複雜的業界分工:作者創作、編輯優化、印刷廠生產、經銷商流通、書店銷售、媒體行銷,這是一個曾經擁有榮光和龐大利潤的產業,即使至今出版業年年腰斬,仍然有一群堅持不懈的專業人士在撐著它。

這些人不是生來為你圓夢的,他們有自己的理想、使命和利潤。

懷抱著「圓夢」的心態來出書時,你會把這件事看得太高,把其他人的貢獻看得太低,別忘了,對他們而言這是一份養家活口的職業。

 

在自媒體時代中,讀者忘了你的速度比記得你還快。

即使出了個三五本書,報酬只會讓你餓死,所以如果我們想要暢銷,就要成名,撇開炒作、有人力捧不談,小說家成名的基本方法就是──寫多一點

當今華人時代最紅的作家,金庸一生創作粗估865萬字,創作至成名作《射鵰英雄傳》時,約累積創作320萬字,平均一天五千字。如果你跟他們一樣強、一樣有才華,一天堅持5000字,不停地在網上發佈經營,兩年後你也許能靠創作養活自己吧。

 

有誰天生就是寫作大師、暢銷作家的嗎?並沒有

金庸會走紅,除了天賦、紀律以外,我認為跟它背景與時代有關。

金庸曾任報社編輯,後與梁羽生結識,在總編輯的安排下,梁羽生編寫《龍虎鬥京華》,查良鏞以「金庸」為筆名寫《書劍恩仇錄》,引起轟動,頓時金梁齊名,開創武俠小說高潮。

爾後,他與梁羽生於香港創辦《明報》,後來推出《明報晚報》、《明報月刊》和《明報週刊》、及馬來西亞《新明日報》系列報刊,還成立了明報出版社與明窗出版社。

也就是說,他自己寫書,自己也是出版業界人士,不僅有才華,事業眼光更是精準。後來影視業崛起,他的作品順勢搭上潮流,紅至現今。

 

我們這個世代,雖然沒有那個年代的先機,甚至面臨出版業界年年腰斬,人們不愛看書,喜歡視覺享受。我們這個時代是「自媒體」時代,意味著什麼?

意味著我們能自己宣傳自己。

 

Toutube、抖音等網紅,在上頭分享自己喜歡的領域,粉絲人數數以萬計,拍影片、經營粉專,讓人知道他們,從而取得合作機會。

我這麼說不是要大家去當網紅,而是提醒大家「不要放過任何資源」,善用資源很重要的。

 

最近幾年,我也發現了一件是,就是──小說比賽篇幅開始縮減

過去,小說比賽以出書為目標,作品篇幅設定為8-20萬字,甚至有60萬字以上的比賽。但,這幾年,小說比賽作品篇幅逐漸下降,基本3千至3萬字,獎項除了協助出版實體書籍以外,增設了影視化,也意味著出版業、影視業不再追求能成書的作品,而是能變成劇本的故事。

 

有的人可能會問說:我去寫劇本就更有發展機會?

 

那你可能要想清楚──這輩子要什麼?為什麼而寫作?

寫劇本並沒有比小說輕鬆,劇本還得考量到很多東西,比如誰適合來演這個角色?這些場景該如何營造?要花多少錢才能拍這部戲?

甚至還要思考,上映之後如何宣傳更有號召力?這些宣傳要花多少錢、多少人力?這部故事的主題適合在這個時機撥放嗎?……etc,有些編劇寫劇本的時間比寫小說的時間還長呢。

 

想要成功,你不但得愛上寫作,還必須永遠愛它,全新鑽研這項技巧,當你想要放棄的時候,請記住這張圖:

挖礦人生

你只差一步而已,為什麼要停下來呢?

 

因為我是學行銷的,多少會對市場比較關注,這些只是個人見解與觀察,整理給大家,沒有要辯論的意思,如果有不同意見不用留言,我懶得花時間在政論上面,共勉之。

 

文章參考:

風傳媒https://www.storm.mg/lifestyle/3090789?mode=whole

詹姆斯‧傅瑞《超棒小說在進化》

莎拉.麥諾斯奇《寫小說一點都不難》

維基百科

 

仟言

IG | @yinting_z
臉書|@qianyan1479 (
facebook.com/qianyan1479)
痞客邦 | 仟言萬語 
f452453.pixnet.net/blog
邀約 | g592137@gmail.com
作品|POPO、PENAN、角角者

 

~記得加入書籤、按like和分享,也可以在底下留言妳的想法或問題讓我知道哦~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卡菈里 Calalli 的頭像
    卡菈里 Calalli

    卡菈里 Calalli|教育、寫作、編劇、文字技巧、催眠探索、閱讀分享、身心靈相關

    卡菈里 Calal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